企业如何应对“走出去”风险 树立整体安全观 借助第三方平台 完善境外救援体系
信息来源:中华工商时报
根据世界银行预计,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只有2.9%,且遭遇通胀风险。尽管这样,中国企业“走出去”的主流趋势是不变的。如何应对这些风险?在日前召开的2022中国企业走出去风险发布会(第八届)上,与会人士展开讨论。
树立对外投资合作整体安全观
江泰国际合作联盟、江泰全球救援联盟主席沈开涛作为本次发布会的主办方,在致辞中表示,企业“走出去”,开展对外投资合作,要树立对外投资合作整体安全观,应对当下全方位风险挑战。他认为,企业要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的基本方略,确保企业“走出去”之后的发展利益和安全关切,坚持可预测、可防控、可持续的境外安全风险管理和投资利益保护。
他提出三点建议,一是企业要有对外投资合作安全的大格局。顺应国际发展和国际变化的大趋势,聚焦与投资项目密切关联的核心安全风险领域,综合分析影响安全的因素,制定科学安全的发展规划;二是企业要有合作共赢的风险防控思维。围绕对外投资合作领域的重大安全风险点,既要与利益关联方开展合作,还要与第三方专业机构或平台加强合作,增强共商共建共享的抗风险合力;三是企业要有依托政府公共服务的理念。“走出去”企业普遍存在自身安全保障能力不足的现象,要自觉接受政府部门以及委托专业机构提供的政策指导、信息咨询和专业培训,主动把企业安全风险防控工作,纳入国家海外安全合作体系和第三方全球综合服务平台,共享境外安全服务保障。
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卢进勇表示,企业“走出去”应注重履行市场主体责任。他提示应关注几方面的风险,一是当前疫情持续,阻碍人员出差等国际交流,影响企业境外业务的拓展;二是受疫情影响,全球产业链与供应链局部中断;三是全球经济正遭遇滞胀的风险,即经济停滞的同时又发生通货膨胀,经济增长很慢,同时物价还很高,会导致原材料的成本、运营的成本、人工的成本都会有所上升;四是国际投资保护主义抬头,不利于企业“走出去”开展对外经营。
“有风险就有机遇。”卢进勇表示,企业“走出去”应当抓住一些主要的投资机遇,有数字经济与数字贸易蓬勃发展的机遇;有全球产业链与供应链重组,集中在高科技行业、医疗防疫行业、能源行业、汽车配件行业;有RCEP作为亚太全面的经济伙伴关系协定,带来的机遇;境外有一些发展潜力的投资领域,包括农业、加工制造业、资源开发、基础设施、房地产等,也带来了机遇;还有“一带一路”带来的机遇。
借助第三方平台加强风险防范
江泰投资贸易服务(深圳)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倩倩表示,虽然目前中国企业“走出去”面临风险,但是“走出去”的主流趋势是不变的。
她表示,由该公司自主研发并运营的优投平台,为对外投资服务和境外安全风险防范提供综合的生态服务,通过互联网技术把对外投资相关的服务资源连接起来的,为企业提供线上的便利化服务,以“资源库+知识库+专家库”模式,为企业提供线下的综合、一站式的全流程服务。
她举例说,2020年,某国内企业在中亚开展投资项目时,有十多名员工感染了新冠肺炎。该公司通过当地商务局找到优投平台,获得了当地的救援资源。
近年来,企业家也是越来越重视企业境外风险,安全防范的工作。有的企业甚至自己建立了境外的应急救援的平台,平台上显示每一位海外员工的信息,包括体检报告、保险情况、北斗定位等等。但更多的中小企业却没有能力建立这样的平台资源,它们如何去做境外风险的防范工作?这就需要借助第三方。
优投平台就是这样一家第三方机构,根据企业的需求,为企业搭建风险评估的相关服务内容,例如广东有一家企业,在海外有很多投资。
2021年,优投平台为该公司在墨西哥建厂提供调研报告,2022年,为其进行境外人员救援培训,并他们在德国的人力资源提供合规管理等方面提供咨询。该企业在印尼开展投资之前,优投平台还为该企业提供对外投资和风险防范咨询服务。
逐步完善境外救援服务体系
大救星境外救援体系作为江泰公司提供全球服务的救援平台,其实践成为本次论坛关注的重点之一,江泰全球救援联盟秘书长陈洁强调“政府主导,商业助理,企业和公民配合,方能有效保障生命安全,用心守护身心健康,全力保护财产安全。”
真实的案例为大救星境外救援体系作出了诠释。
2022年1月,某中亚国家发生抗议活动,威胁到中国员工的安危。该国有某中国公司有大量员工,且分布在不同地区。为确保员工安全,秉承安全的原则,该公司委托大救星为员工制定人员撤离计划。大救星在了解情况后紧急联系该国服务商进行沟通协调,并在几个小时内确定好可行的撤离方案,提供给了该公司。后因该国局势缓和,人员处于安全状态,该公司提出暂缓撤离计划。
她表示,疫情暴发以来,旅行停滞,但目前在海外依然有三大人群需要特别关注,一是企业外派员工,二是海外留学生,三是出国打工人群。她强调,应配合国家逐步探讨完善商业化救援服务体系,即国家政府+企业机构+救援机构+保险公司+公民个人,各方均应承担起各自的责任。